我们首先看看彼得被呼召作得人如得鱼的过程,我们看到了彼得的认识耶稣是因安得烈的介绍,我们也看到传道是一种介绍的重要。第二我们描述了祂显示了慈心而治疗了痲疯病人,并祂所付的代价,及祂和世人不同的反应。我们讨论了祂是不是预先就知道祂要付代价,或只是因祂是有怜悯的。第三我们看看他医治瘫子的事情,是四个朋友从屋顶上把瘫子缒下的事,耶稣因他们的信心就治疗了瘫子。这些经文没有明讲他们是指谁?我们解释怎么用一个实际的方法看这点。我们也提到了圣经的一个写法,有一般的情况和特例。
1. 在革尼撒勒湖边呼召那得人如得鱼的门徒
耶稣第一次见到彼得记载是在这里,『再次日,(施洗)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神的羔羊!」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著,就问他们说:「你们要甚么?」 他们说:「拉比,在哪里住?」(「拉比」翻出来就是「夫子」。)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听见约翰的话,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于是领他去见耶稣。 耶稣看著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约翰福音 1:35-42)
首先我们看到施洗约翰说,『他(耶稣)必兴旺,我必衰微。』(约翰福音 3:30) 这话不只是说说而已,从这事可看见约翰完全没有嫉妒耶稣的心,非常谦卑,在这里他介绍了他自己的门徒跟随耶稣。第二我们看到了彼得是透过安得烈的介绍才认识耶稣的!没有安得烈,彼得怎么会认识耶稣呢?因『…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马书 10:17) 所以『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摩太后书 4:2) 人若不知道道是什么,怎么会信呢?我们也看到耶稣要他们自己判断,耶稣是真行道的人,一天就可以用祂的行为让他们知道遇见了弥赛亚,这是雅各书所说的,『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雅各书 1:22)
这是彼得的第一次呼召,『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看见弟兄二人,就是那称呼彼得的西门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G190)了他。从那里往前走,又看见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就招呼他们。他们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G190)了耶稣。』(马太福音 4:18-22) 这里也看到了祂呼召了安得烈、雅各、和约翰。
经文很清楚的记载著彼得是在第二次见到神迹后才真正接受了呼召,第一次时是立刻舍了船,大概是又回去了,因为这次是撇下一切所有的,跟从了耶稣。这经文叙述了第二次呼召的情景,『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众人拥挤他,要听神的道。他见有两只船湾在湖边,打鱼的人却离开船洗网去了。有一只船是西门的,耶稣就上去,请他把船撑开,稍微离岸,就坐下,从船上教训众人。讲完了,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西门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著甚么。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他们下了网,就圈住许多鱼,网险些裂开,便招呼那只船上的同伴来帮助。他们就来把鱼装满了两只船,甚至船要沉下去。西门彼得看见,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惊讶这一网所打的鱼。他的伙伴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也是这样。 耶稣对西门说:「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他们把两只船拢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从(G190)了耶稣。』(路加福音 5:1-11) 注意只有西门说我是个罪人,其余的人只是惊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同样的领受。对他们来说这绝对是神迹,他们是职业渔夫忙了整夜却没打著什么,只依耶稣的话,就圈住这么多的鱼,难怪当耶稣再次有得人如得鱼的呼召时,领受的人就撇下一切跟随了耶稣。我们也看到了神迹奇事的重要性,对小信如我的人一般,知道圣经不是说说的而已,是可以经历的,而经历多少,神有绝对的主权,我们能做的就是祈祷。
在马可福音中记录了同样的事情,是在施洗约翰下监后:『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的福音,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耶稣顺著加利利的海边走,看见西门和西门的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耶稣稍往前走,又见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在船上补网。耶稣随即招呼他们,他们就把父亲西庇太和雇工人留在船上,跟从耶稣去了。』(马可福音 1:14-20) #####得人如得鱼不只是说说而已,圣灵是真实的做了,使众人觉得扎心如这经文所说,『众人听见这话,觉得扎心,就对彼得和其余的使徒说:「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使徒行传 2:37-41)
2. 医治麻疯病人
事情的发生是在『有一回,耶稣在一个城里,有人满身长了大痲疯,看见他,就俯伏在地,求他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大痲疯立刻就离了他的身。耶稣嘱咐他:「你切不可告诉人,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又要为你得了洁净,照摩西所吩咐的献上礼物,对众人作证据。」但耶稣的名声越发传扬出去。有极多的人聚集来听道,也指望医治他们的病。耶稣却退到旷野去祷告。』(路加福音 5:12-16)
耶稣的反应和世人很不相同,这应该是一个成名的好机会,但祂却退到旷野去祷告,听圣灵的带领,因祂说得很清楚,『…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约翰福音 15:10) 祂在地上时除了无罪外和我们一样,因祂『…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腓立比书 2:7) 祂是完全的人,是人子,需要祷告,但回到了和当初亚当被造时一样。祂也是完全的神,只是道成肉身时祂没有用过祂的神性,如在变化山上,摩西和以利亚『他们在荣光里显现,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路加福音 9:31) 既使祂虽然早已知道这事,但也需要确认这点。 了解祂道成肉身时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这点,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一个王子沦落为乞丐,即使他现在为乞丐,他的身份不变,仍是王子。但对我们来说这仍是一个奥秘,我们不知祂如何『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腓立比书 2:7) 必须在信心里面,知道祂做成了。在这里我们也可见到祂是个祷告的人,在祷告上作了我们的榜样。
在马太福音也记载了同样的事情:『耶稣下了山,有许多人跟著他。有一个长大痲疯的来拜他,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他的大痲疯立刻就洁净了。耶稣对他说:「你切不可告诉人,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献上摩西所吩咐的礼物,对众人作证据。」』(马太福音 8:1-4) 在这里我们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是在耶稣在山上讲了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山上宝训,下山之后。
在马可福音的同样事情多记载了一些,『有一个长大痲疯的来求耶稣,向他跪下,说:「你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动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大痲疯即时离开他,他就洁净了。耶稣严严地嘱咐他,就打发他走,对他说:「你要谨慎,甚么话都不可告诉人;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又因为你洁净了,献上摩西所吩咐的礼物,对众人作证据。」那人出去,倒说许多的话,把这件事传扬开了,叫耶稣以后不得再明明地进城,只好在外边旷野地方。人从各处都就了他来。』(马可福音 1:40-45)
祂是有怜悯的,因为明讲是动了慈心,相信圣灵没有说祂不要这样做,要不就不是祂一生都是顺服圣灵的带领。讲到预先知道,在书念的妇人那事,耶和华并没有预先告诉以利沙,就如经文所说:『妇人上了山,到神人那里,就抱住神人的脚。基哈西前来要推开她,神人说:「由她吧!因为她心里愁苦,耶和华向我隐瞒,没有指示我。」』(列王纪下 4:27) 在和撒马利亚的妇人对话那件事上,耶稣是『必须经过撒马利亚,』(约翰福音 4:4) 而犹太人是通常不走经过撒马利亚那条路,相信这是圣灵的带领,因此是『必须』的。所以有些人可能会问是不是预先圣灵就告诉耶稣,而祂知道有麻烦却仍去做,在这问题上圣经虽然没有明讲,但如果从圣经的一致性看,我相信圣灵会给祂一些自由如亚当夏娃的自由意志般,而不是像一个命令一个动作的机器人。因此我会趋向于祂不预先知道,要不就是不跟随圣灵的带领,没有必要说祂因慈心付了代价,不得再明明地进城。这和在客西马尼园很不一样,祂预先就知道要为我们而死,在变化山上也确定了,虽然如此,但作为一个人,这样的选择是非常的不容易,所以祂仍然要祷告,『…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马太福音 26:39) 这是顺服圣灵的带领,祂做了『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帖撒罗尼迦前书 5:19) 的榜像。
3. 医治瘫子及圣经的一个写法
读经要读出神作事的法则,就如经文所说,『他使摩西知道他的法则,叫以色列人晓得他的作为。』(诗篇 103:7) 即使如此,摩西在气头上,仍是不能顺服神照神所晓谕的吩咐磐石发出水来,而用杖击打磐石两下 (参民数记 20:7-12),以致于不能在身前进入迦南美地。我们是不可能知道神全部做事的法则,因神是无限而人是有限,但我们要尽力,在这里,我们要透过经文看圣经的一个写法。
先看看耶稣医治瘫子的一个事件,『有一天,耶稣教训人,有法利赛人和教法师在旁边坐著,他们是从加利利各乡村和犹太并耶路撒冷来的。主的能力与耶稣同在,使他能医治病人。有人用褥子抬著一个瘫子,要抬进去放在耶稣面前,却因人多,寻不出法子抬进去,就上了房顶,从瓦间把他连褥子缒到当中,正在耶稣面前。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你的罪赦了。」文士和法利赛人就议论说:「这说僭妄话的是谁?除了神以外,谁能赦罪呢?」耶稣知道他们所议论的,就说:「你们心里议论的是甚么呢?或说『你的罪赦了』,或说『你起来行走』,哪一样容易呢?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我吩咐你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当众人面前立刻起来,拿著他所躺卧的褥子回家去,归荣耀与神。众人都惊奇,也归荣耀与神,并且满心惧怕,说:「我们今日看见非常的事了。」』(路加福音 5:17-26)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耶稣教训人是公开的在公众的场合。文士和法利赛人讲得没错,除了神以外没有能赦罪的,只是他们不知道耶稣是和神合一的,如经文所说,『我与父原为一。』(约翰福音 10:30) 同样的事情在马太福音 9:1-8 和马可福音 2:1-12 都有记载,马太福音记录了在何地,就是『耶稣上了船,渡过海,来到自己的城里。』(马太福音 9:1) 是如马可福音所说的在迦百农,并在马可福音 2:5说『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在前面路加福音经文中所问的,哪一样容易呢?都不容易。这次的目的很明显,『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至于他们是指谁?是只指病人的四个朋友或是包括了病人?
在我们讨论这问题之前,先提一下一个只要我们愿意,都可以做到的一个实际的方法 [1],就是:(1)不要把圣经的话打折扣;(2)用逻辑;(3)用圣经的一致性。我们在这里没有圣经的一致性,因为有些例子说到病人需要有信心,有些不需要。譬如使徒行传 14:8-10 说到,『路司得城里坐著一个两脚无力的人,生来是瘸腿的,从来没有走过。他听保罗讲道,保罗定睛看他,见他有信心,可得痊愈,就大声说:「你起来,两脚站直!」那人就跳起来,而且行走。』所以那瘸腿的是有信心的。但在后面这些经文中没有说在美门瘸腿的有信心,就是『申初祷告的时候,彼得、约翰上圣殿去。有一个人,生来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来,放在殿的一个门口(那门名叫美门),要求进殿的人赒济。他看见彼得、约翰将要进殿,就求他们赒济。彼得、约翰定睛看他。彼得说:「你看我们!」那人就留意看他们,指望得著甚么。彼得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于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来。他的脚和踝子骨立刻健壮了,就跳起来,站著,又行走;同他们进了殿,走著,跳著,赞美神。百姓都看见他行走,赞美神,认得他是那素常坐在殿的美门口求赒济的,就因他所遇著的事,满心希奇惊讶。』(使徒行传 3:1-10) 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所以我们不能决定在前面路加福音经文中的他们、是只指病人的四个朋友、或是包括了病人。逻辑只是一个工具,不同的假设做为这工具的输入,我们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的。在不把圣经的话打折扣下,逻辑告诉我们我们不会得到唯一的结论,就像我们以前所说,这只是一个圣经的话不会得到唯一结论的另外一个例子。
圣经的一致性在其他的地方是非常有用的。譬如在帖撒罗尼迦前书 4:17 提到被提的事,『以后我们这活著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这在福音书也提到,『…人子降临也要这样。那时,两个人在田里,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两个女人推磨,取去一个,撇下一个。』(马太福音 24:39-41) 有人认为取去的那一个是取去作审判的 [2],从圣经的一致性看这明显是不对的。
圣经的一个写法是通常指一般的原则,但有特例。以受(水)洗为例,主自己做了一般原则的例子: 『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于是约翰许了他。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马太福音 3:15-16) 也有不需受洗的特例: 『那同钉的两个犯人,…耶稣对他(其中一个)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 23:39-43) 我们不能用特例来说我们不需要受洗,因圣经很多地方是明讲了这一般性的原则,譬如在下列的经文中都可见此。『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 28:18-20) 『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监说:「看哪,这里有水,我受洗有甚么妨碍呢?」于是吩咐车站住,腓利和太监二人同下水里去,腓利就给他施洗。』(使徒行传 8:36-38) 『所以我们借著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借著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罗马书 6:4) 如果我们要引用特例,我们该问的是我们在类似的情况下吗?
再举一个圣经的例子,大卫是在赫人乌利亚的妻拔示巴的事件,犯了奸淫和借刀杀人的罪,但神赦免了他的死罪,但他仍然要为自己的错误受到惩罚 (参撒母耳记下 11-12:14) 难道我们能说犯奸和借刀杀人没关系吗?当然不能,我想神这次用祂的绝对主权赦免了他的死罪,是因为『大卫对拿单说:「我得罪耶和华了!」…』 (撒母耳记下 12:13) 所以他一知道自己犯错后就悔改了,他深深的悔改在诗篇 51 篇可看见,他不仅仅是向神悔改,而且是交于伶长,在众人面前不隐瞒自己的罪过,我相信这是耶和华为什么说大卫是合他心意的原因之一。 (参使徒行传 13:22) 神是有怜悯有恩典且很公平的,虽然神有绝对的主权,我们如果真能这样,相信神也会在同样的情况下有同样的决定的。
参考
[1] 详情在『 https://a-christian-voice.com/ 』,按『对属灵生命的了解』,按『2039 透过启示录第 15章看读经时该做的事』。
[2] 譬如说,马太福音 24:39-41,英文的一个翻译版本是这样说的。英文的写法为『Matthew 24:39-41, Amplified Bible (AMP), “and they did not know or understand until the flood came and swept them all away; so will the coming of the Son of Man be [unexpected judgment]. At that time two men will be in the field; one will be taken [for judgment] and one will be left. Two women will be grinding at the mill; one will be taken [for judgment] and one will be left.”』。
(你可以在『 https://a-christian-voice.com/ 』看到所有的文章,到这网站后要按『对属灵生命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