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透過最後的晚餐中發生事情的順序,看到了明顯的矛盾,因此問,神究竟要藉著這告訴我們什麼?由此我們談到了邏輯的工具,無神論是「相信」沒有神,基督徒相信三位一體的神,所以基督徒是活在相信神的「信心」中。接著談到了耶穌為門徒洗腳的事情,經文說得很清楚,祂是給我們作榜樣。最後我們討論四本福音書都提到了,耶穌預知猶大將賣祂的事。也看到一個例子,知道如果神不開我們的眼睛,就是明說,我們也會看不見,還以為知道了。屬靈的事情就是如此。 順便一提的是以後有一段時間是每兩週一篇短文,不像過去一樣是每週一篇。這樣會直到翻譯的工作完成。目前必須翻譯的是譯慕安得烈(Andrew Murray)著「口袋伴侶系列」(Pocket Companion Series) 的十二本小册子,必須花較多的時間趕緊完成。現在已翻譯了七本小册子,可在網站 「 https://a-christian-voice.com/ 」免費下載原版的中英對譯本。
(1) 邏輯
上次我們按照路加福音說到杯的設立是在飯後 [1],但馬可福音是說吃的時候 [2]。如果那些只有約翰福音講的事情是按著次序,我們還是不能確實的知道,洗腳到底是晚飯完後或晚飯還沒有吃完,因為聖經沒有明講 [3]。其實有時候事件發生的先後秩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傳遞的訊息。因人有自由意志,聖經沒有明講時,是很難確實的知道的。
我最開始以為、聖經敘述最後的晚餐發生的事情是有確定的順序的,尤其路加福音說到了這秩序,而我確實的相信『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後書 3:16),現在有明顯的予盾,我們實在該問神究竟要藉著這明顯的予盾,在聖經要告訴我們什麼?我們以前也講過這樣的例子 [4]。 在這裏,我想順序不是這麼重要,重要的是訊息。我以為敘述是有順序的,這是從我(人)的角度看。但是由聖經讀出來後,發覺了聖經不是這樣說,因此放棄了原先的假設,這是從聖經(神)的角度看。讀聖經就是應該這樣,從神的角度看讀出來。我們以前講過,聖經是神所默示的,從聖經的角度看就是從神的角度看。反之不然,不能隨便劃等號 [5]。
其實我們可以用數學上的証明作為一個類比,在証明一個定理前,我們常常會想到一個可能的結果,然後試著用邏輯推導出這結果。如果一切順利,就一步一步的推導出這定理。如果其中一步找到了予盾的反例,或走不下去,就只好放棄了。所以講到邏輯,這只是一個工具,由一些不能証明的公理(假設)開始,可以推導出不同的定理。當假設不同時,會導出不同的定理的。用在信仰上作為類比,只用邏輯不能証明有神或無神存在,會變成不可知論者,其實不可知論著相信只有邏輯能証明的是對的,是在這樣的信心裏面。無神論者在信心中相信沒有神,基督徒在信心中相信三位一體的神,這是在信心中有著不同的假設,當然會導出不同的結果,反應出在不同的生活中,所以基督徒真要活在相信神的信心中。
(2) 洗腳 (約翰福音 13:2-17)
只有約翰福音提到洗腳這件事,經文實在很清楚,我們就直接讀經文。『吃晚飯的時候…,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裏,且知道自己是從神出來的,又要歸到神那裏去,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隨後把水倒在盆裏,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挨到西門彼得,彼得對他說:「主啊,你洗我的腳嗎?」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 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西門彼得說:「主啊,不但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耶穌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耶穌原知道要賣他的是誰,所以說:「你們不都是乾淨的。」耶穌洗完了他們的腳,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對他們說:「我向你們所做的,你們明白嗎?你們稱呼我夫子,稱呼我主,你們說的不錯,我本來是。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着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差人也不能大於差他的人。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翰福音 13:2-17)
很清楚的,經文說,耶穌這樣做是要作我們的榜樣。而且我們看到了屬靈的領袖、不是像屬世的領袖一樣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要做榜樣,彼得瞭解相當的清楚。『我這作長老…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羣羊,…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羣羊的榜樣。』(彼得前書 5:1-3)
(3) 預知猶大賣主
這是件重要的事情,四福音書都有記載 [6],最清楚的是在約翰福音,我們可以看到耶穌預先知道猶大要賣祂。
「我這話不是指着你們眾人說的,我知道我所揀選的是誰。現在要應驗經上的話,說:『同我吃飯的人,用腳踢我。』「如今事情還沒有成就,我要先告訴你們,叫你們到事情成就的時候,可以信我是基督。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有人接待我所差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遣我的。」耶穌說了這話,心裏憂愁,就明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門徒彼此對看,猜不透所說的是誰。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裏。西門彼得點頭對他說:「你告訴我們,主是指着誰說的。」那門徒便就勢靠着耶穌的胸膛,問他說:「主啊,是誰呢?」耶穌回答說:「我蘸一點餅給誰,就是誰。」耶穌就蘸了一點餅,遞給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他吃了以後,撒但就入了他的心。 耶穌便對他說:「你所做的,快做吧!」同席的人,沒有一個知道是為甚麼對他說這話。有人因猶大帶着錢囊,以為耶穌是對他說「你去買我們過節所應用的東西」,或是叫他拿甚麼賙濟窮人。猶大受了那點餅,立刻就出去。那時候是夜間了。(約翰福音 13:18-30)
我們看到了祂說到預知不是沒有原因的,是為了要門徒可以相信祂是基督。也看到了神常常要我們面對的是真實的自己,因為『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利米書 17:9) 我們甚至會欺騙自己。說到撒但進入了猶大的心,有人就可能會說,這不是耶穌和撒但合作嗎?不是的,猶大自己早就淪陷了。『當下,十二門徒裏有一個稱為加略人猶大的,去見祭司長,說:「我把他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多少錢?」他們就給了他三十塊錢。從那時候,他就找機會要把耶穌交給他們。』(馬太福音 26:14-16) 我們也看到一個例子,知道如果神不開我們的眼睛,就是明說,我們也會看不見,還以為知道了。屬靈的事情就是如此。
一些相關的經文和知識
[1]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路加福音 22:20)
[2] 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了福,就擘開遞給他們,說:「你們拿着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他們都喝了。耶穌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出來的。…」(馬可福音 14:22-25)
[3] 吃晚飯的時候(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心裏),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裏,且知道自己是從神出來的,又要歸到神那裏去,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隨後把水倒在盆裏,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約翰福音 13:2-5)
[4] 可以在這 YouTube 鏈結找到以前曾講的例子。在「2012 耶穌復活後的第一次顯現」。 https://youtu.be/2cDP1pNK6-s 。 或在這網址找到相應的短文。 https://a-christian-voice.com/%e8%81%b2%e9%9f%b3-%e7%b9%81%e9%ab%94%e4%b8%ad%e6%96%87%ef%bf%bc/ 。
[5] 可以在這 YouTube 鏈結找到這討論在「2023 聖經說要如何讀聖經」。 https://youtu.be/YN5gPxcfyQU 。 或在同樣的網址找到相應的短文。
[6] 其他的三本福音是這樣說的,今將其列如後。『到了晚上,耶穌和十二個門徒坐席。正吃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他們就甚憂愁,一個一個地問他說:「主,是我嗎?」耶穌回答說:「同我蘸手在盤子裏的,就是他要賣我。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着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賣耶穌的猶大問他說:「拉比,是我嗎?」 耶穌說:「你說的是。」』(馬太福音 26:20-25) 『到了晚上,耶穌和十二個門徒都來了。他們坐席正吃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與我同吃的人要賣我了。」他們就憂愁起來,一個一個地問他說:「是我嗎?」耶穌對他們說:「是十二個門徒中同我蘸手在盤子裏的那個人。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着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馬可福音 14:17-21)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看哪,那賣我之人的手與我一同在桌子上。人子固然要照所預定的去世,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他們就彼此對問,是哪一個要做這事。』(路加福音 22:20-23)
(你可以在『 https://a-christian-voice.com/ 』看到所有的文章,到這網站後要按『對屬靈生命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