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是神所默示的,我們會先看看這問題,為什麼大家都讀同一本聖經,卻有不同的解釋?接著簡單的探討一下科學會和聖經衝突的問題。最後用一個簡單的架構,說到同時有預知和預定,並且提到了神有絕對的主權和人有自由意志在這架構中的不衝突。
首先我們用經文來回答為什麼會有不同解釋的問題。在彼得後書 3:16,彼得說:『他(保羅)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講論這事。信中有些難明白的,那無學問、不堅固的人強解(曲解, 呂振中譯本),如強解別的經書一樣,就自取沉淪。』所以會有不同的解釋是由於曲解!
那麼我們再看保羅怎麼說,『所以,在基督裏若有甚麼勸勉,愛心有甚麼安慰,聖靈有甚麼交通,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 (腓立比書 2:1-2) 也就是說,我們要在基督裏合一。其實我們是要如經文所說的要模成耶穌的形像,而耶穌只有一位,我們被模成了耶穌的形像的那時,怎麼可能不合一?『因為他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模成)他兒子的模樣(形像),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 (羅馬書 8:29)
舉一個關於曲解的例子。在啓示錄的七個教會中,如果我們看這七個教會的地理位置,正好是從以弗所的教會,以順時鐘的方向,最後達到了老底嘉的教會,於是就有人論到這七個教會時,說是代表教會在不同時期的光景。要分辨這是不是對的說法,我們只要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就是聖經有沒有這樣說?答案是沒有。聖經是我們的絕對標準,這就相當的清楚這種說法是曲解了!所以我們分辨一個人的話是不是曲解,只要看這話至少是不是直接從聖經來的,或是聖經有的觀念。後者如三位一體,雖然聖經沒有用這詞,但這觀念在許多地方都有。
接著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問題,就是有人認為聖經和目前所知的科學不合,因此是迷信。目前科學的本質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圖一來表示。

圖一: 科學和聖經比較的示意圖
藍線代表一個黑盒子,裏面是由電池構成。假如我們現在要知道黑盒子裏面是什麼,而我們只能測量外面的兩根線是九伏特,這時我們分不出來裏面是一個九伏特的大電池或六個一點五伏特的小電池。也就是說,如果最左圖是代表現在科學所能做的,就是從外面看到的九伏特猜黑盒子中可能的東西,是理論。如果我們相信聖經是神所默示的,也就是聖經講的是實際情況,如同圖中所示的有六個小電池。
這時,如果另外一個人還可以量出三伏特的那兩條線,我們就知道只有一個九伏特的大電池是不可能的。這就如在過去牛頓力學的時代,我們認為質量不滅,到了愛因斯坦時,我們知道質量可轉換成能量,原子彈和核能電廠就此發現。所以科學是暫時的,而聖經是永遠的,是實際的情況。
我們就以一個聖經的例子做這段的結束。我們知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人們都以為天圓地方的,在那個時代裏,你如果告訴別人地球繞著太陽旋轉,而地球是懸在虛空,人們是不會相信的。哥白尼也因告訴了地球繞太陽旋轉的事實而喪命。科技絕對有用處的,譬如現在有人造衛星能証明的確是這樣,而聖經早就這樣說了!
『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蝗蟲。…』 (以賽亞書 40:22)
『神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 (約伯記 26:7)
『天圓地方』是那時從人的角度看。從聖經的角度看就是聖經說的話算數。聖經並不是每件事情都提,科學和聖經看似衝突時,要用聖經引導科學,因聖經是實際,看似衝突的原因是因為那時的科技還達不到水準,如牛頓時代是以為物質不滅的。
最後我們談一談常引起爭論的預知和預定問題,喀爾文認為只有預定,而馬丁路德只講預知。其實聖經是如羅馬書 8:29 所說,同時有預知和預定,所以在這點上,他們是和聖經不合的。
我們現在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同時有預知和預定,而且在這架構中,我們也看到了神有絕對主權和人有自由意志的不衝突。我們特別要強調一點,就是這樣的解釋只是幫我們了解聖經,因為聖經沒有明說是這樣,我們當然不能確定到底是怎樣。如果這樣的看法不是實際的情況,我們可看到神都能讓我想到這架構去看同時會有預知和預定 ,祂自己一定會有更好的安排。

圖二: 一個簡單的遊戲
我們現在就用小學時玩的一個遊戲來描述這架構。在圖二的這遊戲中,我們從左邊的一個紙卷開始。當紙卷打開一點時,我們看到了一條路,打開更多時我們看到了兩個選擇。這時紙卷沒有更多的打開,我們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要選擇向左或者向右走,然後如果答案揭曉時如中間偏左那張圖所示。如果選擇了右邊就被火燒死,遊戲也就結束,而選擇了左邊就很安全的渡過這一關而有下一個選擇。假設答案揭曉時是如中間偏右的圖所示,這時可看見選左邊就會被水淹死而使遊戲結束,選右邊就面臨了另一選擇。假如這時選了右邊,我們就會面臨了最後的抉擇。最後我們會如右圖所示的,只有一條路能成功的到達紙的邊緣,選對了那一條路就贏了。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遊戲,我們可能會問,這和聖經有什麼關係?我們就用圖三來說明一下。遊戲開始時宛如創造,然後亞當和夏娃就面臨了抉擇,接著我的看到了他們要決定是否要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而且他們知道吃的日子必定死 [1]。他們開始的選擇是左邊的不吃,然後就受到了蛇的誘惑,最終選擇了吃因而靈死了 [2]。

圖三: 遊戲和聖經的關係
因為在這遊戲中玩遊戲者事先並不知道路線如何安排,他有自由意志去選擇那一邊,但他完全不能決定整體的路線如何安排,這是由另外一人完全決定而他跟本不能參與,也就是另外一人有絕對的主權。如果神宛如是另外那一個人,不是有絕對的主權嗎?神是全能的,當然能預先設計好整個路線。神有是全知的,祂能事先知道我們會選擇那一條路,這就宛如預知。神能事先設計好整個路線,又能預知我們的選擇,難道不能預定嗎?所以同時有預知和預定,神有絕對主權和人有自由意志也不衝突。
我們的一生其實是在觀念上可以用這樣的一個路線圖來表示的,只是每一次面臨選擇時在理論上通常有很多選擇。如果兩個人完全無關,只不過是永不相交的兩個路線,而兩個或幾個有限的人有互動,只是部份路線有重合而已。所以在觀念上,全人類的每一個人的一生都可用這圖來表示,只是複雜到想都想不出來。
我們每天其實都在經歷宛如神有絕主權和人有自由意志的不衝突。我們看看用電價格的結構,電價是和不同時間用電及用電量都有關係的,電力公司宣佈了用電價格的結構,用戶基本上是不能有異議的,這就宛如神有絕對主權。但用戶是可以選擇在何時用電和用電量的多少,電力公司不能干涉,這不就宛如人有自由意志嗎?在馬丁路德和喀爾文時代電還沒有發現,他們不會這樣去看神有絕對主權和人有自由意志的不衝突,因而更進一步的想到有預知和預定同時存在的架構。
其實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要從聖經的角度分辨一個人的話,因為聖經是神所默示的 [3],這也就是從神的角度看事情。不要從人的角度看事,也就是不要用人的話去分辨,因為神是無限,人是有限,不管你以為一個人多麼屬靈,人難免會犯錯誤!
一些相關的經文和知識
[1] 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創世記 2:17)
[2] 在創世記 5:3 說,『亞當活到一百三十歲,生了一個兒子,形像樣式和自己相似,就給他起名叫塞特。』難道神是說謊的嗎?絕對不是的。新約中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人由靈、魂、體三部份構成的。因此在時間上是靈立刻就死了,其餘的還存活了一段時間。『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 (帖撒羅尼迦前書 5:23)
[3]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 (提摩太後書 3:16) 雖然新約在保羅這樣說的時候並沒有完成,如啓示錄還沒開始寫,但基督徒相信整本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
(你可以在『 https://a-christian-voice.com/ 』看到所有的文章,到這網站後要按『對屬靈生命的瞭解』。)